规范制度 严格管理
规范制度 严格管理
2023年10月26日,常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第17区陈建忠、杨卫兵2位督导专员来到学校进行“校务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挂牌督导。
徐正刚和钱春艳两位副校长分别向督导员汇报了学校校务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
学校一贯坚持民主公开的形式,校务公开使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制度上得到了保证。主要形式有:学校教师大会、党总支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行政班子会议、系部教师会议、党支部会议、每周德育例会、每月食材招标会议、工会会议、教代会、团委会议、党政工团队联席会议等,学校网站、学校OA办公系统、校务公开栏、家委会会议、家长会、每周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学生集会、各条线教师微信群QQ群,电子大屏等多种途径。
1.制度健全。学校依法依规制定了各项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需要上墙或公示的已上墙和公示,教职工应知应晓的已在学校OA办公系统公布。根据苏教党工委〔2022〕58号关于印发《关于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职责示范文本(试行)》等五个示范文本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修订学校章程,报常熟教育局党政办。
2.计划周密。学校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质量提升行动规划(2023-2025),学校工作计划和各部门工作计划,重视相关校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细化了落实措施,检查、考核定期进行,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管理的规范。
3.环境整洁。实训基地、社团活动场所、体育馆、操场、食堂、办公室、教室、会议室等,环境干净、整洁、优美。师生卫生管理正常,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积极推进苏州市三全育人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等的创建。
4.财务公开。收费项目、标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在收费公示栏上公布。学校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办公设施采购、校务管理、学校的评优评先、各项规章制度等都能做到公开透明。
5.学校落实 “五项管理”相关要求,经常性对 “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内容开展自查:
1)手机管理
学校不提倡在校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方可带入校园。每日晨会课时,班主任将学生手机以班级为单位交至系部代保管,每日放学时领回(单招班为每周一早上上交,周五放学时领回),若违反规定,一经发现,一概收缴,由系部代为保管。
2)睡眠管理
学校重视学生睡眠情况,统筹安排制定学校作息时间。学校每天都安排行政住宿,监督学生夜寝或者处理突发情况,保证学生的睡眠质量。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明确要求,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
3)读物管理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课外读物,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等原则,严格把关,定期公布。学校不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任何课外读物。
4)作业管理
教师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执行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标准要求,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严禁利用微信群、QQ群等布置家庭作业。教师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
5)体质管理
开足开齐每周2节的体育课,保证每天有一节课的体育锻炼活动课,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6.学校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改革了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等进行综合互评,按照课程类别设置不同的评价系数。提高了德育和体美劳育占比,推行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健康训练机制,注重审美体验和自我展示,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全程记录和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经历和成果。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同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方法,完善综合评价体质。
用户登录